脸红
看了一篇励志的文章,花了八十分钟看完。顿时觉得我还在为mm的不专心而怄气是多么令人丧气的事情
《从加州理工到高盛银行》 -- 粟耀莹
Why --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Goldman Sachs
Adventure of Alyce Su
CalTech,PIMCO,McKinsey,Goldman Sachs
so that I get to see Larry Ellison !!!!!
[1] 前言
[2] 19 岁走出台湾赴美
[3] 进入加州理工
[4] 从物理转生物科技
[5] 得到芯片之父 Carver Mead及诺贝尔奖得主 Rudi Marcus的鼓励
[6] 到生物系找指导教授
[7] 我做出了一个经典生物物理模型
[8] 我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事蛋白质工程研究
[9] 蛋白质工程研究成果得奖
[10] 柏波提示我走从商之路
[11] 用蛋白质工程研究成果换取美国绿卡
[12] 蛋白质工程研究成果申请专利,向创投公司融资,开生物科技公司XENCOR
[13] 创办领导加州理工学院的Case Practice Group进军麦肯锡
[14] 麦肯锡McKinsey & Co。梦碎进军华尔街
[15] 一星期内搞懂"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圣经"进入PIMCO
[16] 我在PIMCO受的训练
[17] 赢得「债券王」Bill Gross的心
[18] 我买卖房子一年 160% 投资报酬率
[19] 考入麦肯锡 McKinsey & Co。
[20] 我在麦肯锡受的训练
[21] 在麦肯锡McKinsey & Co。的日子
[22] 进入高盛公司 Goldman Sachs & Co。
[23] 我在高盛受的训练
[24] 在高盛公司 Goldman Sachs & Co。的日子
[25] 我与「甲骨文」老板的一段交往: 初遇北京
[26] 我与「甲骨文」老板的一段交往: 再见旧金山
上面是文章的各节标题,我把文章收在了我的自用日记里
我不相信人有多少天分,但是不同的人接受了不同的智力开发和早期训练,这些造成了他们能力上的差别
作者19岁赴美攻读博士,相比于中科大的孩子已经晚了几年;这些在我十几岁的时候都已经领略到的差别,今天仍旧让我震撼
于文中诸君相比,北大,清华的才子又算得了什么;mm早上提到gejun,因为难得在那里遇到这两位高校的学子,所以更加难得;然而即便是这两个光环,也只能成就他们在华尔街娄罗的角色。资源最大的利用在最适合的时候,毕业之后若干年,谁还在乎你的本科学校在哪里。这让我无不自危,bd的本科生尚算不得人物,我等前途如何
当我作这些感想时,目标实际锁定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富豪上面,的确,作者的好友,甚至是傲视bill的人,oracle的总裁;作者的科研工作是当时最前沿的工作,到现在都不能说蛋白质设计有多少进展;她的第一个工作已经超出加州理工行价的一倍多;获得了harvardMBA同等学历的工作经验。在这个世界上挑出这种人出来,是没有几个的
凭借记忆,我仍然应该记得她的优良品质
1.卓越的科研成果是她的第一敲门砖
1.敢为天下先,首开在加州理工 物理研究生物的先例
2.投靠年轻教授,做前所未有的事情
3.与人合作,才学会编程技术
4.建立模型,兼有预测功能
5.自己动手实验,并取得结果
因此重要工作而获得大奖,可敌别人一生梦寐所求
2.以优秀的成果,遇到重要的科学家的赏识,都是些举足轻重的人物,诺奖获得者;即便是从事科研仍然是前途似锦;这些人在商界也都有很多的朋友;得到指点,弃科研从商
其实,大家的想法都很类似
----------------
....因为我最初放弃学术岗位而选择金融行业,就
是想在「银海」中求得发展,在赚得足够的钱之后,再凭我的所学,不管是在生物科
技方面创业,闯出一片天地,或是找好的投资伙伴们,一起入股收购物美价廉的公司
。
------------------
目标要高,自信,做最充分的准备;寻乎其上,得乎其中
你所能应对的一切,来自于你以前的积累,包括应变能力,来自于你对自己的认识,你觉得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
合适的时候选择离开,果断的离开
认真,守信用
勤劳的工作,交朋友
最后,作者的工作还是在牛b的公司谋得职位,认识大财团,是他们的参谋,但是并不代表能成为大财团;更顶级的人是那些创造了牛b公司了人,和那些即将创造牛b公司的人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